4月26日清晨,金色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三辆大巴车缓缓驶入浙江公司宁海电厂。车身上,“探秘能源·逐梦海洋”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车内,来自宁波市宁海县、奉化区、象山县青少年宫的36名师生,怀揣着满满的求知欲,兴奋地交谈着,对即将开始的研学活动充满期待。
为了办好这场研学活动,该厂团委煞费苦心。他们提前数月开始筹备,与各个青少年宫反复沟通协调时间、行程安排。活动前一周,团委工作人员多次前往电厂各个区域,检查安全设施,确认讲解流程,事无巨细,力求给师生们带来一场完美的研学体验。
随着大巴车稳稳停下,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涌出车门。“哇,云朵从烟囱里飘出来了!”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惊喜地喊道。“这里就像一个花园电厂,我听爸爸说,我们家里烧饭、看电视、学习时候用的电,都是电厂里发出来的!”另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孩子自豪地分享着知道的信息。随队老师赶忙走上前,微笑着说道:“同学们,大家先安静,一会儿我们要跟着讲解员叔叔阿姨,认真听,仔细看。”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迅速排好队,开启了这场充满惊喜的智慧之旅。
图为学生在VR安全实训中心体验
活动的第一站是VR安全实训中心。一走进这个充满科技感的房间,孩子们的眼睛瞬间被各式各样的设备吸引住了。安全监察主管热情地迎上来,笑着说:“欢迎同学们来到安全的奇妙世界,今天我就是你们的‘知识团长’,带大家一起探索电厂安全的奥秘。”孩子们好奇地围拢过来,纷纷戴上VR设备。刹那间,他们仿佛置身于电厂的各个危险场景中,逼真的画面让他们时而紧张地屏住呼吸,时而忍不住发出惊叹。“同学们,你们看,这是绝缘手套,它就像我们的保护神,能帮我们隔绝电流,保护我们的安全。”专工拿起一只绝缘手套,耐心地讲解着,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还不时提出疑问。
走出VR安全实训中心,孩子们来到了智能文化展厅。一踏入展厅,一条长长的时光走廊展现在他们眼前,墙壁上挂满了照片和文字介绍,记录着电厂的发展历程。志愿者温和地说:“同学们,现在我们走进了宁海电厂的历史长河,让我们一起看看它是如何一步步成长的吧。”孩子们沿着走廊缓缓前行,看着电厂宣传片,认真聆听着志愿者讲述的每一个故事。
当看到汽轮机、锅炉、冷却塔的模型时,他们忍不住伸出小手轻轻触摸,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老师,这些东西是怎么发电的呀?”一个小男孩疑惑地问道。
“锅炉就像是一个超级能量厨房,把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水,让水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汽轮机就像是一颗旋转的心脏,蒸汽推动它快速转动,从而产生电能……”老师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们恍然大悟,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图为志愿者在沙盘前讲解
走到沙盘前,老师指着沙盘说:“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电厂的全貌,谁能找到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呀?”“我知道,在这里!”一个来自宁海少年宫的小男孩兴奋地举起手,一边回答一边用手指向沙盘上的一个小点。
离开智能文化展厅,师生们乘坐大巴前往生产现场。车窗外,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掠过。当大巴车缓缓停下,巨大的火电厂设备矗立在眼前,像是一个个钢铁巨人,散发着强大的工业气息。不一会儿,车辆停泊在码头。一整排的卸船机映入眼帘,巨大的抓斗来回卸煤,动作精准而有力。远处,青山与大海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天际线。生态园林与生产设备和谐共生,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工业美学画卷。“咔嚓,咔嚓”,快门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用相机、电话手表记录下了这难忘的一刻。
青年志愿者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收获吧。”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了解了电厂的发电原理,觉得很神奇;有的说看到电厂的环境这么好,改变了对电厂的看法;还有的说以后要努力学习,为保护环境和能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更是热情高涨,提出了各种各样有趣的问题,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图为研学活动合影留念
此次研学活动,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传统火电转型升级、感受新质生产力落地应用的全新窗口。一直以来,该厂以“小螺号”共建基地为核心,积极与周边企事业单位开展交流合作,大力宣传推广国能品牌,持续推动地企深度融合,通过举办面向公众的电力研学、“萌娃探厂”“打卡电厂的一天”等活动,让行业内外近距离感受发电企业实景,让更多人了解能源、热爱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