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党旗拂过昆仑田埂 头部

当党旗拂过昆仑田埂

作者: 党文斌 张丽苹 来源: 新疆能源 发布时间: 2025-07-03 字号:【

当昆仑山巅的第一缕晨光掠过于田县起伏的麦浪,新疆能源驻村工作队的身影已穿梭在田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华诞的清晨,队员们手提装满米面油的“七一礼包”,沿着乡间小路走向老党员家中。这场没有横幅标语的主题党日活动,正以核桃树下的拉家常、葡萄架下的忆初心,在于田县阿热勒乡的田野间绽放生机。

图为驻村工作队员在民族文化长廊开展党课

新疆能源驻巴什也台巴什村的民族文化长廊里,晨光斜斜地穿过葡萄藤架。第一书记尚立志举起泛黄的老照片:“1955年,党员们骑着毛驴去开会,路上要裹三层毡毯御寒。如今咱们村通了柏油路,工作队还架起了光伏路灯……”39年党龄的艾麦尔·麦麦提颤抖着掏出珍藏的党员证,布满皱纹的指尖抚过泛红的封面:“当年修水渠,工作队和我们一起跳进冰窟窿打桩。”老人沙哑的声音引得年轻党员布沙日汗·巴克举起手机直播,“家人们看!这是我们新装的智能灌溉系统!”通过互联网与网友分享着村里这些年的变化,弹幕瞬间被“亚克西”刷屏。

专题党课设在长廊尽头的核桃树下,工作队把“三农”政策编成《核桃提质三字经》。当讨论到“如何让核桃提质增收”“怎样管护新栽的沙地防护林”时,67岁的老党员买提库尔班·买买提翻开那本牛皮纸笔记本,依稀记录着沙漠治沙的过往岁月。年轻党员们举起手机记录这幕场景,镜头里:老照片上的毛驴车与光伏路灯在光影中重叠,艾麦尔的党员证与布沙日汗的直播屏幕交相辉映。这场没有主席台的党课,用三代党员的“土教材”——褪色的笔记本、泛黄的照片、闪亮的手机,串起了一条跨越时代发展的初心长河。

图为驻村工作队员为老党员们送上“政治生日贺卡”

在巴什也台巴什村的党员远程教育学习室内,七位老党员接过烫金的“政治生日贺卡”。当尚立志念到“艾麦尔·麦麦提,1986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距今14000余天”时,老人布满沟壑的脸庞泛起红晕:“工作队连我入党多少天都记得!”木沙·买吐送摩挲着贺卡上模糊的入党誓词,这位拄着拐杖的村治保主任声音哽咽:“当年我干过核桃嫁接、农用渠清污……”工作队员张涛紧紧握住老人家的手:“买吐送爷爷您要照顾好自己,您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走访途中,李能东的笔记本记满村民诉求:热合曼大叔的菜地闹虫害、阿依古丽的医保卡需要补办……工作队创新推出的“民生实事糖葫芦”工作法,将10余条诉求按轻重缓急串成“任务链”。让困难群众的诉求事事都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图为驻村工作队员前往老党员家中送去“七一礼包”

在驻拜什托格拉克村里,党员志愿服务队正帮独居老人艾赛提·麦提库尔班晾晒小麦。队员们边干活边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不知不觉间,院子里的杂草除了,屋顶的裂缝也糊上了新泥。“你们不是送米送面,”老人攥着队员的手不肯松开,“是往我们心窝里送温暖啊!”

夜色中的夏玛勒巴格村党群服务中心灯火通明。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围坐在办事大厅,为村民讲解耕地地力补贴政策;国通语教室里,众多渴望知识的双眼紧紧盯着讲台上的工作队员,认真练习着普通话。

总领队刘靖的工作笔记上写着:“在昆仑山下,党性是核桃树下的政策宣讲,是治沙林里的率先垂范,是为老人系鞋带时的弯腰瞬间。”当启明星点亮天际,新疆能源驻村工作队的民情日记又添新篇。

猎猎党旗在晨风中舒展,仿佛在诉说:最好的纪念,是把初心镌刻在大地;最亮的党徽,永远闪耀在为民服务的心间。

脚部
X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