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6时,准能集团哈尔乌素设备维修中心机械车间的工作群内突然弹出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技术员付志国向全体成员宣布:“兄弟们,咱们的QC成果《降低EX3600液压反铲液压油机械杂质含量》荣获公司第一名的好成绩!”消息一出,群内瞬间沸腾,“牛啊!”“给力!”等回复迅速刷屏,大家纷纷为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欢呼雀跃。
图为维修人员正在讨论过滤器设计方案
这一成果的背后,是车间全体成员长达数月的辛勤付出与智慧结晶。回忆起这段攻坚历程,大家感慨万千。曾经,EX3600液压反铲设备因频繁故障,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被视为“问题设备”,如今,经过技术改进,它已成为保障生产的“劳模设备”。这一转变,始于去年那个特别忙碌的春天。
在长期的设备维护与修理过程中,车间检修人员发现,EX3600液压反铲的故障主要集中在液压系统,而液压油机械杂质含量高是导致故障的主要原因,占比高达75%。车间主任兰立伟带领技术人员通过查阅油脂化验记录单分析总结后发现,液压油机械杂质含量为0.0083%,远高于公司要求的0.0065%,超标27%。这一数据让兰立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在QC小组例会上强调:“必须降低液压油机械杂质含量,否则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还增加维修成本。”
为此,由10位技术骨干组成的鸿鹏QC小组担负起这项技术攻关。组长任东杰拥有二十年丰富维修经验,在他的带领下,QC小组成员如同严谨的技术侦探,围绕设备展开全面排查的排查工作,记录数据、取样分析,力求找到问题的根源。检修员李阳打趣道:“咱们这是要给‘铁疙瘩’看病啊!”
图为维修人员利用测试台测量数据
经过两个月的试验与分析,他们发现,在830微克的机械杂质中,金属杂质占比高达46%,其中84%为铁屑,经测量,68%是直径大于0.1毫米,远超正常标准,如同人体血管中的“血栓”,严重影响设备运行。任东杰表示:“这就像人血管里的血栓,必须彻底清除。”
找到“病根”后,小组成员开始研究“药方”。他们首先尝试使用更高精度的滤芯,但设备运行不到两小时就因油路不畅而报警。随后,他们尝试加装辅助过滤器,却因空间不足而受阻。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技术骨干杜伟提出了一个创新思路:“能不能把滤芯设计成手风琴式的折叠结构?这样在同样体积下,过滤面积能增加不少。”这一提议让小组豁然开朗。
图为维修人员在选择过滤器动力泵
说干就干,小组成员连夜绘制图纸、制作模型,经过七八次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最佳设计方案。新设计的滤芯安装后,设备运行平稳,连续监测3个月,液压油杂质含量降至0.0061%,远低于0.0065%的目标值。更令人惊喜的是,设备故障率随之大幅下降,每月维修费用节省十多万元。
在公司第二届QC成果发表评审会上,汇报人刘国栋通过一组对比照片展示了攻坚成果:一张是布满铁屑的阀芯,另一张是锃亮如新的备件。他自豪地表示:“这项成果不仅提高了设备出动率,每年还能为公司节约成本120万元。”
目前,这项创新成果已在设备维修中心全面推广应用,切实提升了设备运行效率。然而,QC小组并未就此止步,他们已将目光投向新的攻坚目标——通过优化平路机刀片更换流程,进一步缩短设备停机时间,持续推动提质增效。
在这片机械轰鸣的矿山上,创新之火永不熄灭。准能人用专业与执着,诠释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匠心本色,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